扎根藏地江南
| 来源:转载 中国科学报【字号:大 中 小】
台站全景
副所长王永杰介绍情况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西藏,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在世人眼中,它是一个生命的禁区,人烟稀少,生态环境恶劣,但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在位于藏东南的林芝地区,常年空气湿润、风光秀丽,素有“西藏的江南”“东方瑞士”之称。这里平均海拔在3100米左右,拥有多种类的植被。中科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下称藏东南站)就位于林芝地区。和很多野外台站相比,这里的自然条件可谓优越至极。
尽管周遭风景宜人,但作为科研人员而言,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藏东南生态环境的监测上。同时,他们的研究,也带有一定的国际意义,能够为国家在国际交流、谈判时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独特的环境
造物主的神奇,在西藏林芝独特的环境中可以窥见一二。
喜马拉雅山自西向东绵延了2400多公里至此。北有南东念青唐古拉山阻挡,东有南北向的 横断山挤压,产生了北侧的拉萨、波密弧形断裂褶皱带和东侧的华南横断山断裂褶皱带。
雅鲁藏布江下纵向谷地,构成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高原的天然水汽通道。夏季源源而来的暖湿气团沿通道涌上高原。在南迦巴瓦—冈日嘎布拉山脉的滞阻下,气团将大量的雨水抛掷于山脉南坡,使这里成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水热组合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说,这一地区的气候,可以从热带跨越到寒带。
中科院的藏东南站,就位于林芝县鲁朗镇北6公里左右,318国道西侧的山间荒地,站区占地总面积约达30亩。
那么,为什么要在林芝地区建立这样的野外台站?
“可以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蜿蜒而上,造就西藏林芝地区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随着海拔的变化,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景观:茂密的常绿阔叶林、挺拔的杉树林、低矮的灌丛、如茵的草甸、白光四射的雪山冰川等等。”中科院青藏所研究员、藏东南站站长朱立平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林芝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有典型意义。正因如此,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监测冰川的变化、森林的生长、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等等,都非常有意义。这些,都需要靠长期的监测数据说话。而完成这样的监测任务,正是藏东南站科研人员的使命。\\
三大监测系统
据朱立平介绍,藏东南站的总体科学目标就是以固定观测研究站为基础,从水分、热量的变化监测入手,监测水热组分在山地地区传输过程以及对地表景观的影响,为全球变化条件下山地垂直带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提供一流和完善的基础数据,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藏东南站由办公生活区、观测场和附近观测点三个部分组成。办公生活区建设于2006年8月完成,220平方米的欧洲与藏式风格相结合的小楼,成为科研办公、客座接待和在站职工宿舍与后勤用房。因为林芝地区多样化的环境,每年的夏季,来自中科院其他研究所,包括其他国内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都会蜂拥而至,在这里从事动植物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
据介绍,目前藏东南站主要观测内容,或者说监测系统有三大类。其一,是高山生态过渡带环境及土壤环境监测系统。这方面,科研人员主要对高山林线附近的微气象和土壤温湿度进行高频监测,包括色季拉山东坡微气象与土壤温湿度和热通量等等。
台站的第二个重点,则是海洋性冰川变化/湖泊监测系统。科研人员主要对帕龙藏布源头的多个冰川和然乌湖进行监测,冰川微气象、冰川动态变化、湖泊水位、入/出湖流量、湖水化学指标等。监测始于2006年5月。
“应该说,高原湖泊的监测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和纳木错那样的咸水湖泊不同,林芝地区的淡水湖泊,比如说然乌湖的监测有很多不一样。此前,我们还通过然乌湖的湖芯沉积,揭示了(该地区)最近70年的环境变化。”藏东南副站长王永杰介绍,尽管林芝地区自然条件好一些,但是因为科学考察需要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很多地区山高沟深,风险性也很大。
“有时候,监测的冰川、湖泊大部分海拔四五千米,在那里进行冰川考察、冰湖监测,危险性就更大,也会更加孤独。”王永杰指出,野外的科研工作,总是更加考验人的意志。而有一些高原湖泊,因为涉及到当地的民俗习惯,被当地农牧民看作很神圣的存在,在那里进行科学调查也会面临更多的压力。
台站第三方面的工作重点,就是大气边界层与降水同位素监测系统。在藏东南站附近的山坡上,就树立着这样一个边界层观测塔,它观测4层风温湿、雨量、气压、3层土壤热通量及5层土壤温湿度。科研人员会收集每场降雨的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定。
建设一流台站
自建站以来,藏东南站也得到中科院历任领导的关心。2012年8月,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就曾亲自到藏东南站进行考察,并为台站题词:“创建国际一流台站”。
据介绍,藏东南站建站以来,科研人员承担了40多个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超过200篇,在国内外也取得了不小的影响。
“简单来说,我们近年来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在高山植被生理对环境适应机制与研究方法方面取得新认识;利用不同代用指标高分辨率地重建了过去环境变化;揭示冰川—湖泊变化对气候变暖有明显的响应;探讨了区域大气环境要素时空分异特征及其自然/人类活动意义;阐释了藏东南地区气候要素的区域特点。”朱立平说。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高寒区面积最大的国家,而青藏高原高寒区具有独特大气过程、水文过程以及生态过程。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的长期连续监测,对推动全球变化等相关研究、支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有多个研究所在青藏高原地区长期开展研究,并成立了“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监测研究网络”,而藏东南站也是“高寒网”的成员之一。在监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方面,因其独特的位置和气候,藏东南站也在其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研究,也会为国家在进行相关国际谈判时,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朱立平向记者举例说,他们的一项研究是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污染物沉积。此前,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总指责中国的工业发展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但藏东南站的科研人员用翔实的数据证明,青藏高原东南高山有少量的污染物富集,根据溯源研究,这些物质正是来自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地区的工业污染。
展望未来,朱立平表示,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将把藏东南站建成国内外野外观测研究的示范台站。"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扩建台站的观测实验用地,使藏东南站成为中国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监测研究网络的旗舰台站,为将高寒网建设成为"科学品牌—社会品牌—国际品牌"的台站网络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5-03-23 第8版 平台)
本报记者 彭科峰
大自然是神奇的。
印度洋来的风一路北上,却被喜马拉雅山等山脉挡住,无法抵达中国西北内陆。于是,藏东南的林芝等地区,独享着湿润气流,四季风光明媚。可以说,林芝得天独厚。
这一点,当记者从拉萨南下时感受尤为强烈。经历了纳木错湖畔的荒凉,拉萨市区绿色植被的缺乏,长途客车沿川藏线一路行来,植被的变化特别明显。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比如5000米后,因为大气压力等因素,基本上长不了大树,所以藏北多见荒凉的沙石,间或有低矮的草本植物或灌木丛,而进入林芝地区,随着海拔的下降,以及气候的变化,参天大树随处可见。从高可入云的冷杉,到郁郁葱葱的乔木,遍地草场、溪流,几乎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同一个西藏。
藏东南站,也位于一条不算宽敞的公路之畔,一道简易的围墙,三四层的小楼,带着藏式风格的屋檐,其实颇为简易。当然,这样的条件,相比记者之前去过的纳木错站还是强很多。
大院左侧,就是一道曲曲折折、蜿蜒而下的溪流,其源头可追溯至远处隐约可见的雪山。清澈的溪水光可照人,水底的鹅卵石清楚可见。溪水两侧是一个天然的牧场,高山草甸的风貌,令人沉醉。雪山、密林、清溪……藏东南站附近的景色,可以比拟任何一个知名的景点。而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象征寒带气候的雪山,与象征热带气候的繁花,完美地融合在一个场景里面,这样的风景,即便在国外也是少见。
作为科研人员的工作站,藏东南站自然有着鲜明的科学特色。大院右侧,就架了多台观测设备,屋后的高山上,中科院的科研人员也设立了观测高山生态的设备。其实,这样优美的风景,长期呆惯了也就一样。这里人迹罕至,手机的网络信号也不强,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科研人员长期坚守在此,难免乏味。更何况,他们的工作并非只限制在此地,更多的是野外科考,其艰险可想而知。
小小的台站,其实容纳着五湖四海的来客。记者一行抵达时,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科研人员也进驻此地,搞起了动物实验。一年四季,尤其是在天气较好的夏秋季节,这里总是少不了来自各个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也正因此,台站还雇佣了几个当地的居民做助手。可以说,在促进学术交流、为野外科考提供保障方面,藏东南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需要大量准确、翔实的数据,尤其在环境变化方面,长时间的监测数据必不可少。而这,也是藏东南站这样的野外台站存在的最大意义。展望未来,记者真心地希望,这些野外台站的工作、居住环境能够得到更多的改善。
《中国科学报》 (2015-03-23 第8版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