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荒野变绿洲
| 来源:转载 中国科学报【字号:大 中 小】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境内的科尔沁沙地腹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以下简称奈曼站)坐落于此。
在过去二百多年的历史里,农田生态系统的扩展使得科尔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发生退化,并一度成为我国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形成了以草地、农田、林地、湿地、湖泊、水系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交错分布的沙地景观。
建站30年来,奈曼站先后为科尔沁沙地培训农牧民和地方技术人员12700多名,他们和奈曼站的科研人员共同为科尔沁沙地农牧业持续发展,退化土地的综合治理、恢复和利用,进行技术和模式的试验、集成与示范。
1984年奈曼站建站时的前排宿舍和后排库房
奈曼站西南一角——原流动沙丘区生态修复后景观
测定土壤呼吸
守护区域生态红线
奈曼站站长赵学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了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奈曼站的研究区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与环境条件脆弱,土地利用压力持续增加。
这里以频繁的人类活动和多变的气候组合为特征,使得研究者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观测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和生态系统的响应。
根据观测结果,奈曼站的研究以沙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为主,治理为辅。由于科尔沁沙地地处半干旱与半湿润过渡区内的风沙活动区,这里的研究与监测将对沙漠科学、恢复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技术支持。
奈曼站主要研究目的是促进生态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研发相关技术和模式,提高决策服务能力,为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土地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技术预案和理论支持,为国家和区域生态建设和农牧业开发提供决策依据,也将对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生态理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多个过渡带的相互作用和日益加强的人类活动,不仅使科尔沁沙地成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而且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与能够反映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地区之一。
赵学勇还提到了当前国家生态红线与耕地红线的叠置不稳定区。随着中国东部耕地资源减小,农牧交错带作为中国的耕地资源储备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实现该区域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再是一个区域问题,而且是一个国家问题。“无论是我国的耕地红线,还是生态红线,农牧交错带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沙漠里迎难而上
地处沙漠,奈曼站在开展工作上也面临着一些具体的困难,赵学勇告诉记者:“我们最大的困难来自区域内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规模持续增加的矛盾,这要求奈曼站的研究、监测、试验、示范和科普工作必须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保护与利用必须两手硬。”
奈曼站从建站到目前的发展,得到了通辽市委和政府、奈曼旗委与政府和各级乡镇党委、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奈曼旗林业局及下属的大柳树林场给了奈曼站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然而,赵学勇指出,在地方政府发展、民众对财富的期许与奈曼站科学研究揭示的适度规模开发,或与沙地环境与资源的制约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某些时段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对奈曼站的研究提出了持续的挑战。
奈曼站距离兰州约2700公里,站上的科研人员多数来自研究所,这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有时还需要考虑台站的运行经费。
“当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春天的沙尘、夏天的炎热、秋天的短暂和冬天的严寒,曾一度使我们萌生退意,另辟人生他途。”赵学勇说,“虽然沙漠是荒凉的,但是沙漠里的人是淳朴的,情是真诚的,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崇高的。长期在这里工作,我们被这里的人和事所感动。”
因此,奈曼站的科研人员用自己的研究、试验、示范与地方政府和民众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把一片片荒野变成绿色的时候,我们的心开始沉下来,我们学会并懂得了如何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了。长期在沙漠里工作,我们更懂得资源、环境和生态对国家的重要”。
持之以恒探秘大漠
相对于众多的人口,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地大物博事实上离我们很远,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谁也不忍看着祖国有限的资源流失而无动于衷。“我们选择了行动。”赵学勇说。
长年累月,奈曼站团队逐步树立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守护好国家的,更是我们自己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回报:1988年,奈曼站作为首批台站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1999年,奈曼站加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网络(GTOS)和国家林业局沙尘暴观测网络;2004年,奈曼站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奈曼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2005年,奈曼站加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网络。
与此同时,奈曼站还获得了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联合国拯救干旱区土地成功业绩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
科尔沁沙地代表了包括呼伦贝尔沙地、松嫩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与毛乌素沙地在内的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风沙活区,这片沙地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全面实现土地沙漠化逆转的沙地。
赵学勇指出,奈曼站研发的村级综合治理模式,流动沙丘治理技术体系和沙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模式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播,而且在非洲和亚洲的不少地区得到普遍认可。奈曼站也是联合国沙漠化治理培训基地之一。
持之以恒,探究沙漠之谜;坚持不懈,服务国家需求。这既是奈曼站全体成员的誓言,也是他们的行动所在。
延伸阅读
建站岁月
1966年,为了建设北京到通辽的铁路,并保证铁路能顺利穿越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奈曼旗段,锦州铁路局邀请中国科学院派研究人员,参加北京——通辽铁路路基防沙设计。
为此,中科院派出了一个沙漠考察队,对科尔沁沙地进行系统考察,并为铁路路基防沙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支持。
1982年,北京——通辽铁路建成,中科院沙漠考察队与奈曼铁路林场合作建立了北京——通辽铁路奈曼段乔灌草防护林试验区。试验区中心地段长一公里,辐射区涵盖北京——通辽铁路的奈曼段全线。
该模式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北京——通辽铁路防护体系的建设,保障了该铁路线开通30多年无一次因风沙危害导致事故发生。
在成功完成北京——通辽铁路线的防护林体系建设之后,当时的哲里木盟政府要求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前身之一)继续派驻专家组,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在风沙灾害防治、沙地资源利用和沙地农业发展方面提供支撑。
于是,先后比较了现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县和奈曼旗之后,1983年,中科院沙漠考察队基本同意选择在奈曼旗大柳树国有林场西侧建站,并向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提出建站建议。
1984年,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新组建的专家组进驻奈曼旗,并于1985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奈曼站以我国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该地区地处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倾斜区、我国东部半湿润与半干旱气候过渡区和农牧交错带的东端。
奈曼站主要面向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开展沙地农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和机制以及农田生态系统扩展诱发的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定位研究和监测。
探索和评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对区域和全球变化影响的方法和理论是当前农业科学、全球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科学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在科尔沁沙地开展沙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长期定位研究与监测,不仅对上述学科的理论发展、完善和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为建立和谐、持续和稳定的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5-03-09 第8版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