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科技“下地”惠泽“三农”

日期:2014-02-11

|  来源:转载西藏日报【字号:

  在西藏,牲畜的过冬饲草一直是个难题;而在林周县卡孜乡白朗村,虽已是深冬,但这里的牛羊却尽享着美味饲草。 

  为让农牧业科技尽快走进我区田间地头,中国科学院实施了“中科院西藏区域创新平台建设—— 促进农牧民增收任务”项目,充分依托项目团队的科技优势,融合新型农牧民经济组织与技术体系等生产要素,成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构建了农牧结合技术体系和持续增收的新模式。 

  亮点一: 

  专业合作组织增效益 

  “合作社是什么?是不是一个空架子?能不能赚钱?”对于新事物,农牧民群众总是存在诸多疑虑。 

  2013 年5 月16 日,贡嘎县吉纳村召开大会,共商合作社发展大计。“成立合作社就是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共享盈余、共担风险;同时,合作社的代购代销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弥补了分散农户在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劣势。合作组织不仅能给大家带来经济利益,也能规范内部成员生产经营行为,确保项目实施成果长效持久。”吉纳村项目负责人、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孙维详细向村民讲解合作社的功能、作用,并现场确定了合作社盈利分配模式和分配额度,这才让农户理解了这个新鲜事物。 

  仅仅一年时间,吉纳村便试点成功。在2013 年第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吉纳村合作社荣获“县域农村合作组织最佳示范带动奖”,全国也仅有15 家获得该项奖励。 

  亮点二: 

  农牧结合技术显成效 

  “农牧结合”是一项生态与经济效益相互渗透的系统工程,可实现我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2013 年以来,在中科院有关专家的帮助下,白朗村构建了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和农区畜牧业集约化协同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技术体系。通过采用牧草免耕播种技术,恢复、改良和治理中度退化放牧草场3300亩,建立季节性轮牧优质草场,原有草地的平均载畜量从23亩/羊单位提高到15亩/羊单位,绵羊出栏率从11%提高到30%。尝到甜头的村民已向中科院项目组申请2014年帮助改良另外2000亩退化放牧草地,进一步实现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的协同提升。 

  亮点三: 

  土地使用权流转提产量 

  为实现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力水平,中科院项目组决定把土地集中起来。然而,要农牧民群众交出自己的“生存之本”,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 

  为降低群众疑虑,项目组负责人和各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深入农户家庭,了解他们的担忧和期望。通过与农户真诚沟通,最终确定了土地集中的初步方案,即每亩土地确保一定现金收入,不足的部分由合作社或项目组弥补,如果合作社利润丰厚,则根据合作社章程进行盈余返还。 

  据了解,土地使用权流转至合作社后,土地经营决策由合作社制定。在同样的土地上,合作社通过精细耕作,降低种子、肥料投入,实现专业化、产业化经营,以获得更高的牧草产量。其次,在农牧民保留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土地使用权流转至合作社统一经营后,农户可以降低在农牧业上的劳动力投入,更有利于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拓展增收渠道。同时,实行规模化经营后,更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对于新技术配套的机械、设备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也具有较高风险,当土地使用权流转至合作社后,先进技术有了一个应用平台,这些风险分散至各农户家庭,以至于每户家庭都能承担。 

  在吉纳村,土地流转工作开展初期,全村268户农户中,有251户共353.45亩土地集中至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到年终分红时,每亩土地分到700元现金,以前未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得知后,有4户主动提出希望加入合作社。 

                                                                                                                        (转载西藏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