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只有机制共赢才能永续发展

日期:2010-05-26

|  来源:南京分院【字号:

如何形成一种永续发展机制,达到校所企共赢目标呢?

 

常州市探索的利益机制、组织机制、永续发展机制等,正发挥出强大的凝聚力,大学大院大所和企业在政府的强势推动下,达到柔性灵活的融合。3000多项科研成果在常州生根开花,1000名海归创业人才带着项目、带着理念扎根常州,常州正成为海内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作为常州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常州科教城见证着展洽会从清冷到繁华的全过程,成为产学研合作机制体制创新的试验。

 

2006610日,这座刚建好的空城突然热闹起来。中科院副院长曹健林带着中科院下属21个研究院所负责人聚在常州科教城,向常州的企业家们展示了132项科技成果。中科院的这份厚礼,让常州的企业家们兴奋不已,也激起了企业家们科技创新的热情。当年11月,南大研究院与中科院常州中心先后成立。

 

在此后的2年半时间里,一大批大院大所大学到这里安营扎寨。其中,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已成为中科院建得最成功的两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有13个研究所在科教城设立分中心,组建了6个研究所,建成了14个开放实验室,与企业共建了11个研发中心。目前,已有16所著名高校在科教城设立了研发机构和项目孵化基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8所高校在科教城设立了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则针对目标产品,建立企业化运作的孵化和产业化基地。经过创业辅导、政策扶持、战略投资人进入等系统化的培育,一批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常州天禄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益茂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已经顺利毕业,转至国家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产业化,累计投入近16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销售36亿元。

 

常州紧扣产业创新的脉搏,在政府强力推动下,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资介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之火在常州大地成为燎原之势,在这个科技创新的舞台上,企业首当其冲,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

 

科技长征中,企业家们每到一处,最关心的就是大学大院大所里还有什么最新科技成果,能不能到企业进行产业化,产品有没有市场,以及如何与高校院所建立人才培养、技术咨询、构建平台等问题。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曾这样感叹:常州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活力四射,技术需求如此旺盛,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在高校做研究,事实上也需要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他们比我们更知道市场。

 

当前,该市一批企业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正在一跃成为新兴产业的排头兵。依靠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新誉风电、天合光能进入新能源领域,千红药业进入生物制药领域,安格特进入新材料领域,远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微型声学器材供应商……

 

诚信务实、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是常州在探索产学研合作中创造的常州模式,使在院所、在常州、在各方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信息来源:常州市科技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