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中国科学院与生态环境部在京联合发布
《2018年度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

日期:2018-05-28

|  来源:【字号:

  522日,由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副代表中国科学院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 

  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柏成寿副司长主持。首先由生态环境部黄润秋副部长宣读了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生物多样性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25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成绩应予以肯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署,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意义的认识,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着力健全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健全完善保护网络,提升管控能力,切实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物种的保护,尤其要保护好濒危物种,严惩各类破坏行为。全社会形成合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更大成效。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张亚平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生物物种名录和物种红色名录的编研,将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为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来不得半点浮躁,需要参与人员的默默奉献。他向所有参与这二项工作的专家和工作成员表示了感谢与敬意! 

  大会播放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 帕尔默女士(Cristiana Pasca Palmer)的致辞视频,法国驻华使馆杜扬飞(Jean-Phillippe Dufour)参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办公室朱春全代表、伊利集团雒彦副总裁等发表了讲话。参加发布会的还有来自《名录》专家组代表魏江春院士、庄文颖院士,名录牵头单位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以及主要参与单位植物所、动物所、微生物所的多位代表。 

  为摸清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家底,支持我国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从200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组织100多位分类学专家,对我国已知物种进行编目和研究,以年度名录的形式每年更新向社会公开发布,并与《全球生物物种名录》实现信息共享,为全球使用者提供了中国的动物、植物和菌物等生物类群的分类和分布信息,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每年发布年度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该名录的建立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度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98317个,其中物种86203个,种下单元12114个。 

  为全面评估中国大型真菌受威胁状况,中国科学院与生态环境部2016年联合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编制工作。这是我国首次采用IUCN标准对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状况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本次评估汇集了全国20余家单位的140多位专家,覆盖了我国已知的大型子囊菌、大型担子菌和地衣型真菌共计9302种,包括大型子囊菌870种、大型担子菌6268种、地衣2164种,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涉及物种数量最大、类群范围最宽、覆盖地域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评估,将对我国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保护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