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出席第十二届柏林开放获取大会并访问荷兰和芬兰
| 来源:转载 中科院网站【字号:大 中 小】
应德国马普学会等机构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于12月7日至15日先后访问了德国、荷兰和芬兰。
在德国,张亚平代表中科院出席了第十二届柏林开放获取大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重点介绍了中国在开放获取科学成果进程中的积极态度、历史贡献,以及中国政府对此问题的最新政策。他强调,中科院愿与各国机构共同探索更加广泛、更可持续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开放获取、提升学术质量、维系市场竞争、减低转化成本、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科研人员有效、低投入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德、美、英、中等18个国家的资助机构、科研机构与大学的90多位代表就如何推进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推动由传统学术期刊向开放获取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更多共识。会议期间,马普学会主席Matin Stratmann与张亚平讨论了两个机构的合作,尤其是2016双边战略圆桌会议的筹备情况及未来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重点和举措。
德国会议结束后,张亚平率团先后访问了荷兰科研组织、荷兰皇家科学院。在访问荷兰科研组织期间,该机构主席Jos Engelen与张亚平分别介绍了两家机构的基本情况,以及新近改革的内容。张亚平表示,荷兰科研组织是中科院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相信共同支持的在干细胞领域、脑科学领域的合作能够达到令双方均满意的效果。Jos Engelen称荷兰视中科院为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对双方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与张亚平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计划在2016-2018年继续联合支持一些优选的中荷合作研究项目。
与荷兰皇家科学院副院长Ben Feringa会见期间,双方回顾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双边合作,以及近些年共同支持的中荷科研合作项目。张亚平感谢荷兰皇家科学院为推进合作所做的积极贡献,并向Feringafu着重介绍了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国际人才交流计划以及在生命科学、大数据等领域启动的研究项目。双方同意将进一步加强人员交流,积极探索在重点领域开展双边及多边合作。在荷期间,张亚平还考察了荷兰分子与材料研究所、国家数学与计算科学研究所、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干细胞研究所及真菌多样性研究所等荷兰国立研究所。
访问芬兰期间,赫尔辛基大学副校长Anna Mauranen向中科院代表团介绍了赫尔辛基大学悠久的建校历史及现状,表示该校是最古老、最大且最好的芬兰大学,愿与中科院加强合作。新当选的中科院外籍院士Markku Kulmala介绍了他在大气污染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及其关于与中科院共建大气污染机理联合实验室的构想。张亚平与芬兰参会代表就加强双边交流、推进在重点领域的未来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张亚平一行还访问了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听取了该院生命科学中心、生物样本库、神经科学研究组的介绍报告,并探讨了相关前沿科学问题。
在芬兰科学院访问期间,该院院长Heikki Mannila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芬兰科学院的组织结构、掌握的经费状况及其在芬兰科研体系中的“基金会”角色。双方还回顾了两院自1981年签署双边协议以来的合作成果,同意未来在神经科学、大气污染等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积极推进中芬科研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