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签署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 来源:农业科技办公室【字号:大 中 小】
2013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哈尔滨举行了签署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中国科学院施尔畏副院长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谭占龙副局长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作物高光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玉米、水稻和大豆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绿色高值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转化,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研发示范等领域开展深入的合作,共同推进垦区现代农业升级和增加粮食产能建设,为国家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和战略咨询。
黑龙江农垦总局谭占龙副局长首先介绍了黑龙江垦区的基本情况,黑龙江垦区拥有4300多万亩耕地,采用大马力、机械化的耕作模式,实现了全过程、全面积、全作物的标准化,形成了持续稳产高产的粮食生产模式。垦区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32亿斤,提供商品粮400亿斤以上,商品粮率达到95%以上,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黑龙江农垦总局在过去几年已经和中国科学院开展了很好的合作,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技术、玉米新品种培育、精准耕作应用等在垦区多个农场示范应用。谭局长希望通过此次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将中科院的实用技术在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施尔畏副院长指出中国科学院有很多涉农的研究所,涉及农业的多个研究领域,此次是第一次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开展深入合作。我院的研究部门要与企业紧密结合,与广大农业工作者紧密结合,深入生产的第一线,切实促进科技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施院长分析了农垦的三个特点:组织化程度高,农业科技系统非常完整,技术基础条件好。我院的农业技术研发要与农垦总局的生产密切结合,真正让中国科学院的技术能够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要真正做到当地政府满意、合作企业满意、当地百姓满意。
施院长对进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现有合作项目一定要做好,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将我院更多的研究所,更多课题的成熟技术不断引入合作示范,将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二是,要加强合作双方的人员交流,要积极组织我院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的一线,到生产实践中寻找问题。三是,每年要完成几项实质性工作,积少成多,不断积累下去,双方的合作要以农业为核心逐步扩展。创建适合东北地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样板区。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副局长段子渊、农业科技办公室相关同志,以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局、农业局、农机局、水务局、畜牧兽医局、林业局、种子管理局、绿色食品办公室、农垦科学院、农垦经济研究所的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施尔畏副院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