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届“南迦巴瓦-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论坛”在林芝举办

日期:2023-09-13

|  来源:网信西藏【字号:

雪域高原,山河壮丽;醉美林芝,风景如画。9月10日,首届“南迦巴瓦-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论坛”在林芝举办。

本届论坛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林芝市人民政府,自治区科技厅、生态环境厅等单位承办,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展示新时代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充分交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新性经验,共同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是国家重大战略。本次论坛以“科考揭示高原环境变化机理,共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为主题,充分体现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在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中的重大支撑作用。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在致辞中表示,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是亚洲重要江河的源头区、保护区。我们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6%,生态红线面积占50%以上,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年碳汇总量占全国的8%-16%,已率先整体实现碳中和。我们坚持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99%以上,江河湖泊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西藏依然有着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净的水、最清新的空气,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严金海说,“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建立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羌塘国家公园。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守护好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兑现好对世界、对历史的庄严承诺。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对口援藏工作,支持西藏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守护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指导西藏完善冰雪资源保护政策体系,加强涉冰川(雪)开发项目环评审批。组织召开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藏工作会议,制定印发对口援藏工作实施意见,协调安排中央生态环境资金24亿元,将50多个项目纳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支持西藏开展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指导西藏出台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和建设规划,各类自然保护区占全区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将羌塘、珠穆朗玛峰等区域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并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支持雅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申报和实施,命名1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强环评指导和审批服务,完成多个流域综合规划、水电专项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规划环评审查。支持西藏清洁能源开发,严格环评准入和生态环境监管,将拉萨、山南、日喀则3个地方纳入“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黄润秋说,生态环境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强化政策、资金、人才、技术援藏等措施,全力支持西藏把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好,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好,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在致辞中说,6年来,中国科学院与科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组织两千多个科考分队、两万余人次,开展了青藏高原全域科考,首次查明“亚洲水塔”总水量,揭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潜力,发现16万年前高原人类活动新证据,提出高原差异隆升过程,取得了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研究的长足进步,并有效支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在服务重大工程建设、资源远景评估、区域绿色发展、综合观测与灾害预警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论坛上,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院士做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阶段性成果服务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主旨报告。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院士做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西藏样板,打造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的主旨报告。

本届论坛还举办了主题为“共建美丽西藏·共享美好生活”分论坛和“亚洲水塔·江河源保护”分论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