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科技日报】科学家走进维族村

日期:2015-09-16

|  来源:科技日报【字号:

  8月初,南疆地区高温。桂东伟又一次来到了和田地区墨玉县加罕巴格乡巴西恰瓦格村民艾力的地头,查看他家核桃施肥管理试验地的状况,顺便了解一下老乡有什么种植问题需要解答。这已经是桂东伟为核桃加工的事第7次来到和田了。

  桂东伟是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从事荒漠环境和绿洲生态问题的研究,本与核桃种植及加工相去甚远。尽管他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他与地区林业局、林果业专家、企业家等各方面人才组建团队,并主持和田地区墨玉县“林果加工型农牧民增收示范”工作,希望通过提高核桃附加值来实现维族农民增收。

  和田地区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北边深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其所辖7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和田地区农民具有种核桃的传统。比如墨玉县80%的耕地种植核桃。桂东伟希望通过引进上游的核桃新品种、施肥管理、矮化种植等经验,结合下游与企业联合进行核桃加工提高核桃附加值,探索一条农村致富之路。

  “林果加工型农牧民增收示范”是中科院援助和田地区的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简称STS)项目中的一个,于今年初启动。像这种直接服务于和田农民增收的项目,在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所还有很多。

  提到中科院,人们容易想起的是那些高大上的科研成果,诸如龙芯一号、正负电子对撞、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月球探测等等,还有黄淮海小麦高产田、遥感监测、雾霾成因等研究。其实,在中科院,还有一批研究人员默默地在为提高各地群众生活水平而不辞辛劳。

  张波是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博士。他的研究方向是荒漠植物的生理生态。现在,他也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加罕巴格乡恰尔巴格村帮助维吾尔族农民种水稻。这里处于水源上游,水资源丰富,拥有水稻面积63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2%,但农民种水稻不是精耕细作,只是采用撒播的方法播种,每亩的产量也就400公斤左右。张波等人引进了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的良种,在村里示范户种植,教农民插秧。“我们让农民看到新技术新方法的效果,通过示范让更多的农民增收。”张波说。

  从乌鲁木齐到和田,大约有1400多公里。项目启动半年来,张波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和田。今年4—5月育苗插秧时,他在村里待了近两个月。总出长差的他没有告诉我他的“牺牲”。我通过他的微信知道他的女儿“才10个月,会爬,可以扶东西走,喜欢在家里到处探索……第一次会叫爸爸了。”

  桂东伟说,我们在和田为农民服务,不会对我们的科研有什么帮助,也出不了论文,但看到维族农民生产上点点滴滴的进步,心里很高兴。

  结合和田地区的实际情况,中科院的项目执行人员在各个乡分别构建了林果加工型、林下养殖型、复合经营型、设施农业型、循环经济型和生态产业型的农牧民增收技术体系,解决了项目所在的6个村农牧民增收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目前,项目组在和田分别建立了核桃加工生产线、核桃加工合作社网上销售平台、林下养殖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牧草种植示范基地。在和田县和谐新村,通过水肥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措施,结合改变当地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大幅提高了蔬菜大棚中的水分和养分利用率,显著降低了施肥成本和灌水成本;在墨玉县加罕巴格乡恰尔巴格村,水稻生长季稻田养蟹,收获季稻田养鹅,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形成一套良性循环体;在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建成了100亩荒漠肉苁蓉(梭梭肉苁蓉)试验示范基地。

  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牟振江说,我们正在探索适用于新疆和田地区不同类型农村农牧民增收的途径和组织经营模式,逐步实现农牧民的持续增收和良性循环,这对于新疆南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与现实意义。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5-09-16 03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