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驻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建站第55个年头。从寻找林木丰产办法起家,到承担多样化的生态研究任务,这个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野外科研台站已经迎来送往,见证了三代科学家薪火相传的科学事业。
“最近,我们刚刚在会同站建立了一个600平方米的植物地下生态过程研究实验平台,是国内最大的地下生态研究平台,重点是关注土壤碳循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该所驻湖南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站长汪思龙说。
3年前,记者有幸从沈阳到湖南体验了一次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像“候鸟”一样的生活方式。亲眼目睹了那个偏远的湘西林区田地间和山包上成片的杉树林,看到了一项项前沿科研成果从这个小县城飞出,为解决国家用材林资源短缺贡献力量,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打实的利益。
对于会同站的科研人员来说,杉树就像他们的“孩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本关于“孩子”的成长经:它们的成长速度怎样?和其他哪些林木共处可以生长得更好?它们的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库有哪些贡献……
回答这些问题时,他们总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比如,每年树干约长高1米,胸径长粗1公分;把杉树与火力楠等阔叶树套种和混交,可以缓解土壤退化;地上部分凋落物和地下根系对土壤呼吸的贡献达到20%以上……
今天,会同站的科研人员仍在追逐着多样化的科研目标,在酸雨、森林水土涵养、森林碳汇等多个生态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近日,地下实验平台的建设成功将为未来了解我国南方林业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再添利器。
据介绍,土壤碳循环的重要内容就是了解植物地下根系的活动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由于生长在地下的植物根系处于被土壤包裹的“黑箱”内,要想观测得细致,就要另辟蹊径。“新实验平台在植物根箱的下面开辟了一个地下通道,可以通过玻璃根窗进一步观察根系的变化。”汪思龙说。近期,该站最近在会同林区建成了一个9公顷的人工林大样地,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地上碳分配格局,与当地天然常绿阔叶林进行对比研究等。
因为对当地经济作出的贡献,当地政府对该站的科研工作十分支持。目前,会同站驻地仍然依靠农网供电,实验过程中经常存在突然停电的问题,对此,县政府已邀请会同站作为科技支撑单位入驻在当地建立的湖南省林业产业园。
关于55年的时间节点,汪思龙表示“不会有特别的庆祝”。“再过5年,(会同站)就60周年了。未来5年中,我们要给国家和地方作出些什么成果?”这是汪思龙心头的问题。他表示,未来压力仍很大,这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5-05-11 第8版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