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黄淮海
| 来源:转载 中国科学报【字号:大 中 小】
——记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
禹城站扎根基层,将科学院与地方结合创造出的模式、技术、经验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基层的实际工作,提出新模式、新技术,最后推动国家和区域的农业发展。
山东禹城县,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主楼里,李振声院士书写的“黄淮海精神”五个大字醒目地挂在墙上。
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李振声仍坚持身体好的时候就到这里的试验田里看看他的小麦们。
山东省禹城县,又被称作“小黄淮海”,这里自然环境并不理想,旱涝、盐碱、风沙数灾并发。20世纪60年代初,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的队伍开进禹城,他们在县西南的新老赵牛河之间,选择了一片旱涝不断、盐碱严重的130平方公里区域,建立起“井灌井排旱涝碱综合治理试验区”,提出一系列改造中低产田的办法和科学治理措施。
1993年,原来重灾低产区的8个地市粮食总产净增56亿公斤。这场粮食“保卫战”也被称为“黄淮海战役”。
此役过后,禹城站声名鹊起,逐步成为中科院最重要的野外综合试验站,并在解决旱涝、盐碱、风沙等方面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禹城农业模式”。
一种科学精神
“当时20多个研究所,几百名科研人员投身黄淮海,他们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紧密联合生产实践搞科研,风里来雨里去、以荒野为家、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都值得弘扬。”小麦之父李振声将其称为“黄淮海精神”。
“禹城的成功在于多兵种、大联合、点片面、长期干,禹城黄淮海工作是中国科学院总体工作的一个缩影,‘黄淮海精神’是所有参加黄淮海工作的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李振声说。
然而,在环渤海的陆海接壤处,仍然有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和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始终是科学家们的心病。
2010年春节前后,刘小京按照惯例到李振声家里拜访。“我们谈论起环渤海地区盐碱地科技攻关的一些问题。”作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刘小京回忆说,“讨论中,李院士提出,这个地区有可能大幅度增加产量,就叫‘渤海粮仓’吧。”
如今,中科院禹城试验站又开始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科学家们将在山东项目区改造20万亩滨海盐碱荒地,改良100万亩中轻度盐碱地棉田改种粮食;推行1300万亩的粮食增产计划,到2020年,实现粮食增产30亿斤。
在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攻关任务中,中科院禹城试验站的科学家积累了丰富经验,突破了一批盐碱地治理、咸水灌溉和耐盐小麦新品种培育等关键技术。后“黄淮海精神”时代,科学家们有望在环渤海地区再次实现扩面积、增单产、水保障、创高值的目标。
一种优越感
“我在无形中体会到一种优越感,这是周围其他县市区不可比拟的,而这种优越感完全来自于禹城站长期在这里开展的农业试验示范。”王玉东在禹城担任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时深有体会。他说:“禹城在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在‘三农’问题解决等方面,得到中科院的大力支持,这包括如何促进农民致富,如何利用新的技术、信息,并在当地推广,转化为成果。”
由于包括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等许多不同学科、不同研究单位的科学家都到禹城去;院里、局里领导经常去禹城讨论问题;各个研究所,包括生物、化学、地学、技术等很多方面的专家都根据具体项目的内容,和当地干部、老百姓一起来共同实施,潜移默化地大大提高了禹城老百姓和干部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
在山东德州的11个县市中,禹城的发展状态是最好的,农业上处于领先地位,有些工作在全省也排在前几名。
“中科院对禹城的贡献是全方位的。”禹城站站长欧阳竹说,中科院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一方面注重学科综合,另一方面,能从区域区位可持续发展角度去联系和集成中科院各个研究所、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在禹城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这其中,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科院和禹城的长期合作提高了禹城的知名度,不同时期所开展的试验示范在全国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经验、模式和技术,加强了与各个部门的联系,通过比如项目验收、项目检查等形式,扩大了对外宣传,吸引了各省市来参观、学习,这对禹城的经济发展甚至项目引进、招商引资、外部环境的建设等都有好处。
不仅如此,禹城站扎根基层,将科学院与地方结合创造出的模式、技术、经验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基层的实际工作,提出新模式、新技术,最后推动国家和区域的农业发展。
一种生活
禹城,因大禹在此率众治水而得名。不论是大禹治水的科学性,还是大禹治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所体现出的精神都影响着几千年的后代子孙。在禹城站,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大禹治水当年的影子。
“中科院很多科技人员都把禹城当成家,半年一年不回家。吃住在农村,白天在田野。当时,所有科研人员都很能吃苦,一心扑在试验上,确实值得敬佩。” 禹城农业开发办公室原主任、禹城市政府办公室原主任马宪全与科学家都成知心朋友了。
“我干的都是小事,为科研人员做好科研支撑工作。”高级工程师蔡晓光在禹城度过了大半青春,他每年在禹城站的时间超过8个月。
来到禹城的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下地就是一白天。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叫作张海玲的女生,野外实验态度非常认真,因为长期在田间工作,站里的人从来没有看清楚她的鞋子长什么样子,认真劲头让人佩服。
欧阳竹也已两鬓生白。不过30年间,他和同事们将“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良田沃土”,将“渍涝洼地”改造成了科技与生态并举的“粮食大县”。
采访手记
禹城站印象
从北京出发,搭乘高铁几个小时就到了济南西站。大概还需要两个小时车程,跨过大片的玉米地,禹城站在那里已有30多年。
30年前,科学的春天降临之际,中科院地理所在老一辈科研人员的支持下在禹城建站。宗旨非常明确,一是为解决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威胁,为提高作物产量作贡献;二是开展蒸发、水量平衡、能量平衡、盐分运移、水—盐作物关系的试验研究。禹城站的黄淮海之役,非常成功,还树立了有名的“黄淮海精神”。现在禹城站大厅的中央还挂着这几个大字。
禹城站和中国农科院的种子示范推广站为邻,但禹城站规模较大。所谓的规模大,就是有大片的试验田,一眼望过去蔚为壮观,绕上一圈要花十五分钟。这么多年过去,它如今还是稳稳当当的在一片农田中安详座立。如果不仔细区分,根本不知道哪块是试验田,哪块是农民的农田。这些做科研写文章的科学家们,和当地农民早已不分彼此。
下午得知李振声院士要来,管理员提前收拾好房间,换上洗好的床单被罩。太阳快要落山时,宿舍前的小麦样地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只见李振声院士弯腰在看挂了穗的小麦,他刚下车就到大田里检查今年的小麦长势。李院士虽然过了80岁,但看上去气色很不错。听说他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会经常来禹城看看他的宝贝小麦们。直到太阳下山前,他慢慢地从田头走到田尾,认真地看,不时和身边的人交流,手里攥着根麦穗。
晚饭时分,来了许多禹城及周边县市的农业干部,他们围着李振声,详细汇报今年的粮食长势,将碰到的问题说给李振声听。李院士倒是一点倦色也没有,聚精会神地听着,认真地解答。
禹城的作息非常规律——完全是下地干活的时间表。三餐时间固定,早餐较早,因为大家吃完饭得赶着去地里忙活。餐厅里秩序井然,桌椅整齐、餐具干净,从侧面反映出禹城站凡事讲究程序和规范,管理严谨。
在即将结束禹城的探访时,我遇见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赵书河。他参与了中科院的先导专项——碳专项,带着学生来禹城站采集玉米样地数据。“这个站开放程度比较高,整体条件不错。作为野外试验基地,各方面都很好。站里工作人员对我们参与实验工作大力支持。我一看,他们每天有固定的人员协助我们采样,大家的实验工作井然有序,就知道这里试验基础很好。”他说这里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4-07-14 第8版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