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发布《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报告(2021年)》
|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科技促进发展局【字号:大 中 小】
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阶段性成果,介绍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实施一年多以来的主要工作进展,发布了《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系统介绍了东北黑土地地表赋存环境现状、黑土区气候变化与水热条件、作物种植与粮食生产、农田设施与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情况,分析了黑土地土壤性质及退化状况,总结了2021年度“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主要进展与取得的成效情况。
中科院在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同时,编写并发布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年度报告,向公众系统解释黑土地保护关键技术与创新模式,报告科技会战主要进展与成效,让公众更加科学系统地认知黑土地、保护黑土地。
1.《报告》系统介绍了黑土地自然生态本底特征
东北黑土区呈现中部平原、三面环山的盆地状地形,区内山地、平原、丘陵和台地分布面积相当。东北黑土区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加上黑土表层松软,坡度大于0.5 耕地就存在土壤水力侵蚀风险,坡度越大侵蚀风险越高。东北黑土区生态条件优越。森林、草地、湿地资源丰富,既是黑土地成土与演化的物质基础,又是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本底条件。
长期气象观测数据显示,东北黑土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过去60年平均气温增速0.31 /10年,≥10 积温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2830 增加到现在的3250 。降水量小幅度增加,但降水时空分配的不均衡态势加剧,干旱与洪涝灾害风险增加。气温的升高使得农作物潜在生长季延长和适宜种植区边界北移,近60年作物潜在生长季平均延长速率为1.7天/10年,玉米种植适宜区北界向北移动了156千米。
2.《报告》分析了黑土地开发利用与粮食产出情况
自20世纪初大规模移民和大范围土地垦殖以来,东北黑土区农业开发利用强度持续上升。东北黑土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扩张,并形成了“粮食主导”的农业种植格局。到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2865.5万公顷(42982.5万亩),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3.3%,玉米、大豆和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9%。
东北黑土区农业要素投入进入结构调整期。2015年以来,化肥施用量持续下降,农药施用量已下降到国际警戒线以下。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粮食产出与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00-2021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增长了近2倍,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由12.74%上升到25.36%,粮食增加量占全国粮食产量增量的50.71%,全国一半的粮食增产来自东北地区。同时,粮食对外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按照人均400公斤粮食需求量计算,2020年区域粮食可剩余量达到1.29亿吨(2580亿斤),输出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
3.《报告》总结了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进展
中科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联合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三省一区开展科技攻关与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共同打造了7个万亩级示范区,核心示范区面积11万亩,形成主推技术22项,2021年度累计示范推广面积7700万亩。初步构建了“梨树模式2.0”、“龙江模式”等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样板。“梨树模式”在吉林省推广应用2800万亩;“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已纳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在黑龙江省分别推广应用1620万亩和1910万亩,立体监测农业科技服务黑土耕地75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