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严庆:推动科研成果走出转化“最先一公里”
| 来源:转载 中国科学报【字号:大 中 小】
步入“无人区”,许多企业会对未来方向产生困惑,这时候科技界就要做一些高风险的探索,做一些目标引领性的工作。一般而言,真正全新的、引领性的技术成果的转化,产业资本不会贸然跟进,对引领性成果的转化工作就显得必要。
科技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开始建立自主的研发力量,研发内容甚至非常前沿和基础。科学家进企业,一方面,会获得更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在企业的科学家会直面更多解决具体问题的压力,他们的潜力或许可以得到成倍的激发。
最近,国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政策、法规层面频出重磅利好——继2018年1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明确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之后,增设“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规定“职务发明创造可实行产权激励”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也已于当月底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进入新年的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专门督导各级机构贯彻落实利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红利的政策。
中科院作为科技国家队,不懈地从体制机制改革上做文章,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开花。自2016年3月中科院正式启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以来,中科院通过推出“普惠计划”共享专利池、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成立“中科院上市企业联盟”等方式主动作为,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踏出实验室、走出转化“最先一公里”,并走好去往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是中科院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的主要职责部门。1月4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在接受《中国科学报》的采访时,详细介绍了开展的相关工作,分享了他对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些思考。
专项行动,主动作为
2018年1月,中科院上市企业联盟在北京成立。按照成立伊始国科控股董事长吴乐斌的解读,该联盟的使命就是希望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之间的联动,打造从知识海洋到资本海洋的“运河体系”,加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我们的想法就是把能够动员的力量动员起来。这些上市企业本身就是成果转移转化的产物,我们就想把这部分力量组织起来,做一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事。”严庆说,这些上市企业也不可能总“吃老本”,利用其资本力量来对接中科院一些最新的成果,也是对它们进一步发展的有效补充。
谈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严庆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之前我们参与过一些社会基金,也提了一些约束性条件,比如要倾向于投资中科院的项目、扶持早期初创项目等,但运行下来,发现这些基金所投项目来自中科院的并不多,而且投的多半都是成熟的技术。当时就觉得有必要成立由中科院主导的基金。”严庆说。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正式启动于2017年9月。这一专项基金由国科控股作为基石投资人,联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共同设立。专项基金以“母基金+直投”结合的方式投资,母基金规模为30亿~50亿元,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设置20~30支子基金。母基金和子基金合计撬动的总资金规模,预计在200亿元左右。
“从基金经理反馈的信息来看,中科院值得投资的项目有很多。”严庆告诉记者。他还仔细琢磨了这个问题:同样都是市场手段发挥作用,为什么跟以前参与的基金反馈的信息不一致?“我猜测,可能我们招聘的基金经理对中科院比较了解,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比较了解。”
严庆告诉记者,中科院以主导基金撬动项目孵化,并不意味着所投项目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它所能起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容小觑,“会带动一大批社会关注。”另外,中科院还会采取一些手段,用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中科院早期初创项目,共同分担成果孵化风险。
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即“STS计划”)新设的“双创引导项目”就是这样一种与基金相配合和衔接的资助方式。“这个项目钱不多,但效果奇佳。”严庆介绍说,该项目专门资助那些离岗创业的项目——鼓励“转移出去再转化”,项目验收也用别开生面的路演形式开展。“验收时台下全是投资人,很多项目很快就能拿到社会资本的投入,效果很好。”
为了进一步挖掘中科院存量专利,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自2017年4月上线了可以“先尝后买”的普惠计划,并联合地方开展了一系列专利共享入池、专利拍卖等活动。
不过,严庆告诉记者,普惠计划一项重要的使命是,通过专利拍卖唤起投资人、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专利到底有没有用?最近一年来的许多事情证明,如果没有专利或知识产权保护的话,后面发展会很麻烦。”严庆说。
探索转移转化新目标
如今,我国科技创新已进入领跑、并跑与跟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中国一些产业的龙头企业也已经步入世界前列。严庆认为,站在新起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也需要探索新目标。
“步入‘无人区’,许多企业会对未来方向产生困惑,我觉得这时候科技界就要做一些高风险的探索,做一些目标引领性的工作。”严庆对记者说,一般而言,真正全新的、引领性的技术成果的转化,产业资本不会贸然跟进。这时候,对引领性成果的转化工作就显得必要。
“我们要促进引领性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引领就说明这个方向目前还没人做,甚至国外也没人做,我觉得这是中科院该做的事。”严庆说,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科技进步发展很快,“经常会有颠覆性科技出现”,中科院理应定位于此——做引领性的创新创业。
不过,在引领性项目面前,“不清楚能不能应用”、如何把握转化时机是现实难点。对此,严庆认为,按照技术成熟度的9个等级,一般到第6、7级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进行转化,也就是“能够做出原理样机的时候”。
此外,严庆还倾向于促成这类成果转化项目尽快与社会资本接驳:“用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的话讲,这叫作‘诱导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团队向社会资本靠拢’。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大大提高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效率。”
严庆注意到,在国外,做原创性技术转化的很多都是小公司,到了一定水平和规模后,会有大公司把它买下。“可以理解为它的退出机制,就是把自己‘卖身’。”
这对他有所启发。“创业不一定就要去市场上卖产品——这条路太长,也不是科学家们所擅长的。因此我们也鼓励创业的研究机构、人员,做到一定程度,如果有产业资本或大公司愿意‘收买’,就可以退出了。”严庆对记者说。
好的生态正在形成
随着技术转移转化市场的规范,越来越需要一批专门和专业的服务人才,在从源技术到目标技术的转化链条上发挥作用。然而,由于中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长期处于一种不规范的“混沌状态”,导致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缺失。
“但是如果没有规范的市场,这批人也成长不起来。”严庆告诉记者,在中科院的成果转化工作中,也一直有意识地去通过专项行动培养这类人才,但“目标好像并不容易达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鼓励科学家所在实验室团队里对成果转移转化有兴趣的年轻人出来担此角色。”严庆说,单纯依靠开办诸如“双创学院”这种方式是无法培养这类专业人才的,必须在实践中历练、积累经验和教训才可以。在他看来,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涌现了一批有类似经验和能力的专门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类人才在市场中的不足。
此外,对于时下越来越多科学家进入企业做科研的现象,严庆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
“科技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开始建立自主的研发力量,研发内容甚至非常前沿和基础,我觉得这很好。”严庆对记者说,科学家进企业,一方面,会获得更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在企业的科学家会直面更多解决具体问题的压力,他们的潜力或许可以得到成倍的激发。
他还补充说,科学家进入企业,虽然并不预示着一定能取得双赢的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这种形式”。毕竟企业愿意出资去试错科学家的好点子,甚至雇一群聪明的脑袋去智力攻关,非常难得。
“双创的环境归根结底要靠更多人来创造。”严庆说,“(企业自主培养科学家)是很好的迹象,说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好的生态正在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