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发局与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签署联合工作计划
| 来源:生物处【字号:大 中 小】
11月27日,为落实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签署的《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国门生物安全保障方面的科技合作,科发局与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召开工作交流会, 并签署了“关于国门生物安全科技合作联合工作计划”。会议由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李艺娟副巡视员主持,科发局严庆局长和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李建伟司长、科技司徐武强司长出席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动物所副所长、中科院生物标本馆工作委员会主任乔格侠所做的双方科技合作进展与设想的报告。
严庆局长指出,中科院与国家质检总局在9月7日签署合作协议时,双方主要领导对合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双方部门之间密切联系,加强具体工作内容的对接和交流。他强调中科院非常重视与国家质检总局的合作,并将双方在国门生物安全方面的合作列为“十三五”规划的60项重大突破之一。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检验的标准是能否实际解决我国口岸生物检验检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所开展的工作能否得到质检系统的认可。中科院将一如既往地提供好科技支撑和项目支持,推动此项工作尽快实现重大产出。
李建伟司长指出,此次双方签署联合工作计划,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指引下,质检工作在做好便利化贸易的同时,还要将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外来有害生物拒之国门之外,需要中科院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双方的合作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很好范例,质检系统应该把检验检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及时向中科院的科研人员提出来,寻求帮助解决;同时还要鼓励质检检疫系统的实验平台向科研需求开放,为科研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在人才培养方面,欢迎中科院的研究生到检验检疫系统,特别是口岸一线进行实习和调研。希望双方能优势互补,联合申报科研项目,解决检验检疫工作中的难题,如果双方合作能取得很好的成效,还可以在全世界范围予以推广,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根据联合工作计划,双方将围绕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需求,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截获鉴定、物种资源检验鉴定、疫情评估、风险预警及检疫防控措施研究等方面开展联合合作,研发高效便捷的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及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同时,还将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开放共享,强化人才培养与交流。中科院还会选择3-5家所属科研机构作为双方共建的“国门生物安全公共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
签约现场
会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