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中科院STS计划“运动促进健康”项目成果斐然

日期:2017-01-24

|  来源:生物处【字号:

  1月20日,中科院STS计划“运动促进健康”项目开展年度工作总结。一年来,该项目立足于自主研发的系列化运动促进健康技术、设备和系统,面向公共体育、慢病康复和社区健康三大健康服务领域,着力推进研究成果的实效转化与应用示范,取得了良好成绩。 

  在技术装备方面,形成了低成本健康体征测评、便捷运动素质测评、智能化健身、可穿戴跟踪管理、健康云服务平台5大类18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和市场化推广;在服务系统方面,构建了闭环式健康促进服务技术体系,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健康服务方案智能化决策支持,研发了科学健身指导、慢病运动康复和社区体卫结合三大类服务系统;在示范应用方面,三大健康服务领域已建成常态化运行的应用示范基地(站点)26个,服务群众50000余人,初步建立三大领域的技术标准与服务标准,探索出多种“政府主导、科技引领、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公共体育领域,项目联合苏、浙、津、皖等地相关体育管理以及大众健身行业内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省市县三级网格化科学健身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已在江苏大丰、浙江慈溪、天津河西及安徽省内的合肥、马鞍山、阜阳、滁州、宣城等多地市建成示范基地,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国民体质测评与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直接服务群众超过30000人次,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效应。在运营模式上,倡导并试点实施由体育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政策引导,科研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购买与个人增值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机制,实现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的常态化服务,该模式在2016年全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受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省市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在慢病康复管理领域,项目针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帕金森症等常见功能退行性疾病,联合301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等专业医疗机构及其签约卫生服务机构等,合作开展重大慢性疾病康复服务应用示范。项目组与解放军301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合作开设“慢病运动康复治疗门诊”,建立“医院内检测评估,医院外运动康复”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形成慢病患者运动康复临床路径,目前已服务患者2000余例。项目组与深圳罗湖医院集团联合共建的“医养融合运动健康技术转化基地”以精细管理老人运动风险与能力障碍为切入点,面向罗湖区1.5万因衰老、手术、卒中及其他原因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老人提供运动健康指导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训练,以科技推动医养融合升级,探讨贴合社会需求且可持续、可复制、可输出的医养融合新模式。

  在社区健康服务领域,以“便捷、廉价、可及”为宗旨,采用“体卫结合”的模式汇聚体育、卫生、民政多部门资源,以社区为节点面向大众提供体质健康评估、科学健身指导、科学膳食指导服务。目前已在合肥市建成示范基地1个,提供服务1000多人次。

  项目组自主研发的系列化运动促进健康技术、设备和服务系统,还作为中科院代表性成果被选派赴深圳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深圳高交会”),受到与会省、院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健康促进服务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科院STS计划“运动促进健康”项目将继续通过医学、运动、营养等多学科融合研究提升服务的科学性,通过人工智能、远程通信、可穿戴等技术的运用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标准化研究实现服务的可复制性。同时,项目组将进一步强化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的合作,加速推动技术成果的示范应用与市场转化。

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与服务工作开展

项目工作受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关注 

慢病康复管理服务应用示范

合肥市江河社区健康服务示范

项目成果亮相深圳高交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