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种草”治水 靠科技还江南一河清水――嘉兴市南湖区依托中科院开拓低成本治水新途径

日期:2013-09-04

|  来源:【字号:

  百米长、十米宽,江南水乡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金章村杨家浜,这个普通的小河浜被拦河栅分隔成数段,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似乎长满了野草,但拨开草看到的,却是清冽的河水。“这些草就是狐尾藻,正是这些一簇簇针叶状的狐尾藻,让往日发黑恶臭的河浜变得清澈起来了。”家住附近的村民徐金甫对此感受颇深,河浜周围住了不少养猪户,前几年河浜发黑,到了夏天还发臭,今年种上狐尾藻后,水质逐渐好起来了,这个夏天几乎没闻到臭味。 

  种狐尾藻,是南湖区正在尝试的一种用生物处理方法解决养殖废水、改善水环境的新技术。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在嘉兴市、区科技部门的牵线下,入驻新丰镇金章村建立“应用河浜集中治理养殖污染示范工程”,在沼液排放口通过脱氮能力超强的稻草吸附,再在水域种植狐尾藻净化水质。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建立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源头防控系统,已经在湖南长沙等一些地区获得成功,而这些地方的水质污染情况与南湖区相似,养殖污染是水质污染的最主要因素。

    养殖污染的主要元素是氮磷污染,稻草具有超强的脱氮能力,功能持续可长达半年;狐尾藻具有超强的水净化能力,能消除COD和悬浮物,对水体氮磷具有超强吸收和去除能力,同时能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其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高于玉米等,可作为优质天然饲料。区科技局副局长张云华告诉记者,最主要是这种治污方式成本低,稻草廉价,狐尾藻易种,而且又能收割作饲料,新丰的五丰牧业用狐尾藻作为牧草喂养生猪,目前效果理想。对于狐尾藻河浜收割不易、河道保洁等问题,南湖区也正积极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共同配合探索,助推水环境综合整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