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同时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揭牌和正式设立。朱小卫摄
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为攻克这一“顽症”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朱小卫
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旧的科研体制对创新活动的制约难以突破,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顽疾。《中国科学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他们为攻克这一顽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产协同 融合发展
7月11日,旨在推进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相关成果孵化研产结合的平台——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揭牌;同时还设立了支撑平台运作和项目孵化的基金——“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由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深圳分享投资合伙人白文涛和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闵建国,代表三方签署协议并注入资金3亿元。
在该活动中,江苏省苏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出席仪式并致辞,参加仪式的还有江苏省科技厅、苏州市科技局、苏州市高新区、苏州科技城和中科院有关部门的领导、科技人员及企业家等。
苏州医工所党委书记邓强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该所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出资7.8亿元共建,去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经中编委批准正式编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序列,成为国家级科研机构。
在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下,苏州医工所既是中科院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创建的新型研究所,也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单位。
苏州医工所致力于我国生物医学的重大需求,以引领和服务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及其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己任。邓强指出,该所的发展理念是,为国家提供“高科技、低成本、惠民生”的高端医疗器械。
他表示,为实现本所的定位与目标,突破旧的科研体制对科研活动和成果转移转化的制约,苏州医工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研产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的模式”。
设立“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成立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实践这一“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模式,是利用院内外资源服务于国家与地方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中科院探索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移转化的又一次创新。
院地合作 开花结果
据记者了解,苏州医工所在短短5年筹建中“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在先进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等方面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并推向社会。
他们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一批代表国际水平的医疗器械核心技术,并应用于生物医学影像、激光诊断治疗和临床检验分析等方面,让中国老百姓用上了低成本高科技的国产化医疗器械,打破了长期由进口高端医疗器械垄断我国市场的格局,其价格可降低一半以上。
同时,苏州医工所依靠人才与技术优势,为国内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和技术支撑,并产生了聚集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集群效应。
位于苏州医工所周围的苏州高新技术园区就吸引了20家以上医疗器械企业入驻,其中不乏国内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还有一批依托该所技术建立的科医世凯、长光华医、长光华雷、长光华芯等创新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聚集入园企业注册资金达8亿元,企业实现产值突破20亿元。
苏州分享高新医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目前规模为人民币3亿元,重点投资医疗器械领域的项目,并优先投资经过苏州医工所技术评审的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由深圳分享投资专业团队负责基金的运营管理。
深圳分享投资专业团队将利用多年积累的风险投资从业经验,依托苏州医工所和国科医疗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市场化、专业化等多角度来综合评估投资项目价值,并且为投资后的项目在其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
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作为苏州高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专业化创业资本管理人,不仅参与出资,还将积极配合该基金所投资项目的发展,为其提供区域资源支撑与保障。合作各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据介绍,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中科院批准,为苏州医工所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注册成立的全资公司。其经营范围为:医疗仪器设备、生物医药制品和医用材料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医疗信息咨询,企业孵化服务,企业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及投资信息咨询和知识产权运营管理。
邓强说,苏州医工所是一个提供不竭创新技术的平台,而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是一个将苏州医工所创新技术与社会资本实现对接的平台,一个将“梦”变为现实的平台。目前,基金投资方已经与苏州医工所的4个项目负责人就其项目成果转化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
“研学产”结合,风险投资直接融入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研产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的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必将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科学报》 (2013-07-30 第7版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