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2-04-25
| 来源:【字号:大 中 小】
南京中科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首家完成公司整体改制工作的单位。走进该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体现南京中科公司精神的八个大字:诚信、开拓、敬业、科学。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在改制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企业进出口自营权;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卫生部批准的卫食健字产品达17项,还有10余项正在申报审批中,在81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营销点即中科产品专卖店 ,形成了全国规模的销售网络。中科人依托高科技,瞄准世界经济前沿阵地,抢占市场制高点,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2001年度,南京中科创利税几百万元,2002年公司预计可实现社会零售额1.4亿元。一家几年前濒临倒闭的小企业现在成了中国医药保健业的“一颗绿色的科技新星”,他们的“中科”产品畅销海内外,拳头产品灵芝破壁孢子在不到一年内就占领了国内同类产品的最大市场份额。
近日,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连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民族科技产业”的精神指示下,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的亲自指导下及南京分院领导的大力协助下,公司得以顺利完成改制,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他认为,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是公司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临危受命
王连安1985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水文及水资源利用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研究室。在老科学家带领下,王连安一年中行程三万公里,考察了新疆、内蒙古、青海的重要湖泊,深为前辈器重。按常规,写论文、出专著,沿着职称阶梯逐级晋升,不出三五年,王连安即可奠定学科中坚地位。但在转型时代,世事无常。没几年,他被调出做课题管理工作,接着又当上了所办企业会计、副经理、总经理,王连安走上了办实业、闯市场的不归路。
王连安的岗位转换,深刻反映了科研机制和观点的转变,受支配于两种因素:一是中科院正在探索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创新之路,需要科研与经营双肩挑的复合型人才,王连安被现任所长虞孝感教授等人所看好。二是王连安性格中有不安分的基因。他成长于市场经济蓬勃兴起的背景下,读大学时就很关注经济管理。分到中科院后,他一方面为做“中科人”感到荣耀,一方面又很惶恐:科研价值是否仅以发表论文、实验数据统计、获得一纸奖状为最终体现?科学家的人生价值是否就是沿着职称的阶梯向上爬?王连安等敏锐地意识到,关在院子里纸上谈兵,是半截子科学家,是人才的最大浪费,是国家科研经费的最大浪费。除了从事基础和理论研究之外,科研人员还应接受社会检验、市场洗礼,直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这样的理念转变,王连安对于转岗是“欣然同意”、“愉快服从”的。
科学研究意味着以最佳方案创造最优效应,摘取科学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市场运作则意味着寻求最大利润值。但单纯的科技人或经营者往往偏于一隅。作为科技人,王连安对前者有着本能性的理解。而他的三年会计生涯不仅使他熟悉了财务管理,更形成了讲究经济效益的理念,于是,他接任总经理后,就沿着从最佳最优科研成果中寻求最大利润值的思路,开始了可贵的创造。
占领制高点
王连安自豪地说:“我们的公司具备三大优势:品牌优势,有中科院这块金字招牌;人才优势,我们是'国家科技队’;成果优势,长期从事生物研究,拥有巨大的课题储备和开发潜能。”应该说,南京中科的优势非一般企业所能企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这些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正是在“转化”二字上,王连安奏响了华采的乐章。
王连安接任总经理时,公司已举步难艰,外有巨债和经济纠纷,内部管理混乱,人心浮动。他临危受命,压力很大。
王连安为企业复苏走了两着棋:第一着是整顿,清理债务,解决经济纠纷,严格管理制度,稳定内部;第二着是出击,在经营方向上动大手术,寻求切入市场的最佳突破口。
科研的成功,依靠第一手资料的占有;商机的捕捉依靠信息的准确把握。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们把视线聚焦在两条信息上:向内,搜索到研究所凭借专业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发的大量新颖的营养保健和医药成果;向外,发现了绿色食品、天然药物已成人类提高生命质量的崇尚,而步入小康的富裕的中国人也已不满足于龟鳖、蜂蜜、人参一类传统大路货,而开始追求世界新潮。王连安和公司骨干进行了反复论证,果断确定了公司的主要经营方面:依托中科院的科研成果优势,进军保健药物市场。
“万紫千红安排定,只待春雷第一声”。南京中科研发的第一个产品是螺旋藻。“七五”期间,国家把培植螺旋藻攻关课题交给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该所科学家不负重托,多年努力,完成了课题并获得了国家科委成果证书。这是一只金饭碗,却被闲置了好几年。1996年,王连安等人把中科牌螺旋藻推上市场,迅速畅销海内外,在北京,这一产品占有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王连安参与研制的灵芝孢子破壁技术已取得突破性成功。当他听到灵芝市场已出孢子粉的信息,立即与灵芝课题主持人冯敏研究员 研究,决定立即投产上市。1998年3月,中科灵芝在大陆市场隆重问世。
应该指出,中科牌产品并未赢得首家上市的先机,但却能迅速占领高份额的市场,其中奥秘在于中科产品具备高科技的含量。王连安等人清醒地知道,谁在高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南京中科开发部经理沈建说:“一般企业开发产品能做到手上做一个,嘴中含一个,心中想一个,我们能做到手上做几个,嘴中含几个,心中想几个,后劲大着哩!”
痴人圆梦
在南京中科起飞之初,王连安手上的流动资金不足1万元。凭这点本钱想实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打开国内外市场,似乎有点“痴人说梦”。但王连安这些“痴人”硬是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的方略是“以我为主,两头在外”,即以中科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和无形资产为核心,利用和联合外部的财力、物力和人才,建立原料、半制成品生产基地,开拓市场,实行优势互补、优化组合和互惠联盟。
螺旋藻和灵芝的开发,要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养殖基地,前期投入即需上千万元,如果由南京中科自己来建设,则不太现实。王连安等人找到了江苏某地和黄山山区某县作为合作伙伴,利用当地的土地、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建成了两块大面积的生产基地。基地挂“中科”牌子,产品由南京中科包收,而公司总部只建核心技术车间,全力以赴做好产品的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
南京中科总部在编人员仅20多人,销售部只有一、两个人。王连安十分清楚,要做大海内外两个市场,不可能靠总部派出人员。他带领销售部成员,跑遍各大中城市,根据各地市场状态,就地物色经销商,建立中科产品专卖店。他们迅速在81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营销点,构成了全国规模的销售网络。几年来,机制运转良好,销售额逐日逐月上升。
“条条大路通罗马”。王连安认为现代企业并非只有大而全的航空母舰一种模式,旗舰小而拥有各具优势的多种同盟战舰这样一种舰队模式也非常适合于科研院所以高科技优势实现产业化。重要的是经营者要有宏大的目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善于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和生存发展的空间。南京中科走的是后一条路子。
重品牌的科技人
记者问王连安:“几年来,你感到哪件事做得最精彩?”他回答:“注册ZK(中科)商标。”ZK(中科),是中国科学院的汉语拼音缩写。作为我国最高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在国内外科学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中科”就代表科学。在经济大潮中,中科院及其所属院所创办的企业很多以“中科”命名,但这么多中科企业生产了千百种产品,却没有一家以“中科”为注册商标的。这是一笔长期被闲置和白白浪费了的无价的无形资产啊!在公司骨干一致同意下,王连安赶到国家商标局,在国家法定的42类项目中,以中科注册了39类,囊括300多种商品和服务的商标专用权,为中科产品开发开拓了广阔阵地,维护了“中科”所代表的知识产权。与此同时,他们还成功地在因特网上注册了“中科”域名,并设置了主页。
注册商标是保护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法律行为,更是品牌战略的必要和根本措施。王连安深知品牌的神奇效应,他把“中科”商标的注册化成了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事业聚人心
“事业的真正基础是人才”。这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创始人范旭东(1883-1945)在南京创建永宁厂时留在扬子江畔的一句名言。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句名言还像大江流水一样,常流常新。
南京中科得天独厚,她的人才优势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以中科院和研究所的强大人才实力为支撑。第二层面是公司在编人员素质高,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不仅熟悉自己的专业,而且在开拓新的知识技术领域时,学习能力很强,领悟力很高。第三层面是公司的五位核心人物,都为科研出身的一流英才。他们长期活跃在有关学科的前沿阵地,受到严格的基础科学训练,视野开阔,知识新潮,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深厚的外文功底和高超的文献检索能力。地理学家冯敏教授、高级工程师黄景苏、高级工程师姚功友、高级工程师沈建以及加盟的几位“院外人士”在技术研发、经营策划、专业咨询、开拓市场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王连安性格很合群,他和伙伴们目标一致,患难与共,配合默契。一切方针大计都经过集体论证,一旦决策,王连安带头雷厉风行,决不允许拖延和打折扣,从而保证了企业的高速运转和飞速发展。
记者曾问王连安人才凝聚力是什么?他说:“是共同的事业心。如果仅靠利益驱动,我们的公司不要两天就会散伙。”王连安最欣赏的格言是“战胜自我”。这四个字既是说成功时不要忘乎所以,也是说失败时不要腿软先趴下。而无畏来自无私,无私无畏即自由。因而“战胜自我”更本质的含义是学会拒绝非理性的、低级趣味的诱惑。几年来,他们除了按照中科院规定领取报酬外,没有捞过一分钱的“外块”。王连安的信条是“做生意就是做人”。
王连安告诉记者,为了公司今后的发展壮大,争取早日上市,一年多来公司与院内外投资公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流,这将会使公司股本结构更趋合理,向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一步。
展望未来, 王连安立志把南京中科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建成一个弘扬祖国传统医药瑰宝、实践中药现代化,在诸多领域同国外医药强手一争高下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四位一体的现代企业。一颗健康产业界的绿色明显正在冉冉升起。